究竟多大的雪才是暴雪?為何對暴雪的“觀感”與實際會有差別?
當談到暴雪時,通常會根據降雪量、風力和能見度等因素來進行分類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暴雪等級:
輕度暴雪:通常指降雪量較小的暴雪。此時,雪花較小且風力較弱。能見度可能會下降,但交通受阻的情況相對較少。
中度暴雪:降雪量適中,雪花較大,風力適中至強。能見度顯著下降,道路結冰的可能性增加,交通可能會受到影響。
重度暴雪:降雪量大,雪花非常大,伴隨著強大的風力。此時能見度極差,道路結冰嚴重,交通幾乎完全癱瘓。
特大暴雪:這是最嚴重的暴雪等級,降雪量非常巨大,風力異常強大。能見度極低,幾乎無法看清周圍環境,出行極其危險。道路被大量積雪覆蓋,交通癱瘓。
而“鵝毛大雪”描述的是雪花的大小,而非降雪量級。因此,如果“鵝毛大雪”只是持續了很短的時間,那么它并不一定會演變成暴雪。然而,如果連綿細雪持續了整整一天,累積降雪量可能會達到暴雪、大暴雪甚至特大暴雪的級別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[email protected]